春风化雨润桃李,时代筑梦绽芳华

纵览古往今来,赞美教师的诗词名篇数不胜数,关汉卿写下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,斯大林形容教师是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,以及“三尺讲台,三千桃李,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等颇高赞誉,无一不是世人对教师的真情赞扬,而承载着如此多的美誉,如何才能做到无愧于心,不负盛名呢?在这一问题上,我认为,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已经给予了我们诸多方向和答案。

■对待学生,要做启发者,不做灌输者


陶行知先生向来不建议学生“死读书”,同样也不推崇教师“死教书”,即完全依照课本内容,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开展教学活动,在这一方面,我们从他“对于书呆子,我是劝他们少读点书,多干点有意义的事,免得呆头呆脑”以及“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,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,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”等言论中可以体会到。


对于教师而言,如果仅仅只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完完全全地灌输给学生,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,因为他们无法从中得到有长远价值的东西,只得到了最为浅显的表面知识,换言之,如果教师始终扮演着灌输者的角色,这个职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,因为学生获取表面知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,完全不需要依靠教师的力量。


尤其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,幼儿阶段的孩子尚且没有形成对社会的认知,在学习上也没有建立一个具体的模式,这时候他们虽然掌握的知识很少,但创造力和想象力却在这个阶段达到了人生当中的巅峰,因此,对于教师,尤其是幼儿教师来说,发掘孩子们的想象力,鼓励孩子们的创造力,使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,是至关重要的方面,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:“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,不是继承遗产的人。”


而如何助力孩子们发挥这一阶段独有的优势呢?从大方向上来说,幼儿教师们首先要避免“灌输式教育”,在与孩子们的相处和互动中,扮演引导的角色,比如,在“故事大王”的演讲比赛活动中,或是手工制作的活动中,要尽可能地少去画圈限制,少指定约束条件,多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,最大程度解放孩子们的头脑,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:“要解放孩子的头脑、双手、脚、空间、时间,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,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。”这段话不仅适用于父母,也同样适用于幼儿教师。


教师不做灌输者,做学生的启发者,才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,尤其是幼儿的潜能。值得一提的是,陶行知先生的该理念与叶圣陶先生的“教师的教学,不在于全盘授予,而在相机诱导。必令学生运其才智,勤其练习,领悟之源广开,纯然之功弥深,乃为善教者也”不谋而合。


QQ用户 扫描下方二维码

微信客服 二十四小时在线